在今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透露,我国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1998年《献血法》的实施,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得以确立,并进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经过多年的努力,无偿献血队伍不断壮大,2011年全国无偿献血人次已达到惊人的1232万。
郭燕红详细阐述了我国无偿献血工作的五大进步。法律法规标准的不断完善,为血液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献血法》,我部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规章和规范,对血站建设和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使我国的血液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采供血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确保了血液供应。国家在“十五”期间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强中西部血站建设,建立了覆盖城乡的采供血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了临床用血需求。
第三,无偿献血工作得到了地方的高度重视和多方协作。地方在无偿献血工作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与多部门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中央及地方领导同志的率先垂范,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第四,无偿献血队伍不断扩大,献血量持续增加。从1998年的5万人次到2011年的1232万人次,这一数字的增长不仅体现了我国公民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也显示了我国无偿献血工作的巨大成果。
血液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各地建立了以公民自愿无偿献血为基础,社会团体和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为补充的应急血液保障机制,确保了在应急事件中的临床急救用血需求和安全。
对于想要参与无偿献血的健康人来说,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献血后,人体的造血组织会自动加速造血,恢复原有的水平。适当补充营养、规律科学生活作息是必要的,但无需过度进食。补充的重点是造血所需要的蛋白质和铁。
我国的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这离不开广大公民的积极参与和的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社会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