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气象专家最近指出,广州地区的天气潮湿,导致灰霾转化为一种新型污染现象——“污染雾”。这种现象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即使考虑到长达七年的滞后期,广州市的致死率与霾粒子浓度之间的相关性依然高达惊人的百分之九十七。这不仅令人担忧,更是提醒我们灰霾问题的重要性。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污染雾"已经肆虐成灾。根据广东气象部门的报告,灰霾天气污染带在广东的分布与往年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珠三角、西北地区以及粤东的一些地区。尽管近十年来珠三角主要城市的灰霾天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广州地区的PM10和PM2.5质量浓度也在逐渐降低,但PM2.5占PM10的比例却在上升,这暗示着二次形成的颗粒物比重在增大。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提醒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空气质量的问题。
灰霾专家、中央气象局的二级研究员吴兑表示,由于天气潮湿,灰霾正在转化为“污染雾”,这在珠三角地区肆虐的现象在过去几十年中十分罕见。“污染雾”与传统意义上的“雾”不同,它是由灰霾吸湿胀大形成的,包含了灰霾中的所有有害成分。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的副所长谭浩波也对此表示担忧。尽管雾和霾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的粒子尺度和液态含水量不同,但谭浩波强调,“雾和霾都是受污染的”。在一份关于广东灰霾监测与预报的报告中,他提到PM2.5与癌症致死率有关。如果考虑到长达七年的滞后期,广州市肺癌致死率和霾粒子浓度的相关性将大大提高至惊人的百分之九十七。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提醒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空气质量的问题。同时指出,仅仅降低PM2.5浓度是不够的,治理大气污染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任务。臭氧污染等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关注并解决。广东的气象预报也将更加精细化,包括空气质量预报、灰霾和雾预报以及污染气象条件预报等。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