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药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在中华五千年的医药宝典中,中药以其独特的疗效深受信赖。吃中药并非简单的抓药、煎药、服药的过程,其中有许多禁忌和注意事项,否则可能会降低药效,甚至引发不必要的伤害。
让我们了解服用中药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服用剂量不当
有些中药含有有毒成分,如附子中的。小剂量使用具有治疗作用,但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即使药材本身不含有毒成分,过量服用也会引起不良反应,如过量服用肉桂会引发血尿。
误区二:辨证用药不当
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如给肝阳上亢的病人服用细辛、肉桂等温燥药物,如同火上浇油,加重病情。在选择中药时,必须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进行选用。
误区三:来源品种不当
药材的来源十分关键。如桑寄生本无毒,但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桑寄生就会含有相应的有毒成分。选购中药时,必须选择正规渠道,确保药材的真实性和质量。
误区四:炮制方法不当
药材的炮制是为了去除其毒性,保留其药效。有些药材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会引起有害反应。例如,生半夏是有毒的,而经过炮制后的法半夏则没有什么毒性。
误区五:中药煎煮不当
煎煮中药的时间、火候都会影响药效。煎煮时间不足可能会引起毒性反应。在煎煮中药时,必须遵循医嘱,确保药效的充分发挥。
除此之外,误服误用中药也十分危险。如把香加皮当作五加皮使用,就会发生洋地黄样中毒。中药品质的好坏也是关键。受到污染或变质的中药会引起有害反应。中药注射剂质量不好、假冒伪劣品种都可能引发不良反应。用药途径不当也会导致问题。如作为肌肉注射用的中药注射液被用于静脉注射,就很容易发生有害反应。
吃中药时,必须遵循医嘱,了解药材的性能,正确煎煮和服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药的疗效,避免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