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饮品健康的知识,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最近,《每日邮报》指出,饮品如咖啡、果汁、汤类等,若饮用不当,可能会带来健康隐患。对此,《生命时报》采访了多位权威专家,为我们解读饮品的正确饮用方式。
汤类饮品虽然口感丰富、营养丰富,但对于咀嚼功能和胃肠功能不好的老年人来说尤为适宜。喝汤也存在一些误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教授李惠明提醒,熬汤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嘌呤含量上升,长时间饮用可能伤肾。熬汤时间最好控制在1到1.5小时。饭后喝汤容易导致营养过剩,改为饭前喝汤有助于消化。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的营养专家彭景则提醒,不同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汤品,例如痛风患者应避免高嘌呤的汤品。餐馆里的汤往往含有过多的盐、鸡精、味精,长期食用可能引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因此在外就餐时最好少喝。
再来看看牛奶。牛奶被誉为天然的最佳补钙食品,其蛋白质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范志红副教授提醒,长期大量喝牛奶可能导致营养失衡,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风险。但每天饮用200到300毫升的牛奶是安全的。临睡前喝牛奶会增加消化负担,最好在睡前1到1.5小时饮用。
茶,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也有其独特的养生文化。但如果饮用不当,同样会带一些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杨力教授指出,浓茶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过量饮用会引起心跳加速等不适。而喝太凉的茶则可能导致脾胃虚寒的人腹泻。喝茶应求淡,这不仅能防止血栓形成,还有解毒、抗衰老的功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江和源副研究员则建议,不同季节应选择合适的茶叶。春夏季节易上火,可多喝性凉的绿茶;秋天则适合喝青茶,让人神清气爽;冬天寒冷,要多喝性温的黑茶来暖胃。
无论是汤类、牛奶还是茶,都有其独特的健康价值,但饮用时需注意方法和时机,确保饮品的健康益处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