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游泳:室内更适宜,健康需谨慎
随着立秋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对于游泳这项消暑运动,许多人的态度也变得谨慎起来。老人常常告诫年轻人不要在立秋后游泳,担心寒气容易侵入人体,导致日后健康出现问题。泸州老中医杨开荣却认为,虽然已经进入秋季,但气温仍然较高,只要锻炼者身体状况良好,没有感冒、咳嗽、畏寒等症状,游泳仍然是一个消暑的好方法。
与夏季游泳不同的是,秋后游泳建议在室内进行,并且需要注意一些细节。由于早晚气温偏低,露天池水温度也会有所下降,如果不适应这种温度变化,容易出现抽筋和感冒。冷水泳爱好者应该选择室内游泳场馆。杨开荣建议,游泳时间最好选在中午气温较高的时候,并且在出水后也要注意保暖。
对于秋后游泳的时间长度,也不宜像夏天那样长时间游泳。杨开荣表示,游泳时间应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当天的气温和水温条件来决定。初学者每次游3至5分钟即可上岸。而对于有较重疾病的人,如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压病人、先天性心脏病人等,则不宜进行冷水游泳。
除了注意水温适应和游泳时间控制外,秋后游泳还需要注意防抽筋和眼睛感染。正规游泳馆的水池中的水经过氯溶液消毒,可以基本杀死细菌病毒,保证自身安全。但游泳时应当戴上防护镜,保护。如果出现眼睛不舒服的情况,应立即用清洁淡盐水冲洗眼睛,并用氯霉素或红霉素眼药水点眼。
杨开荣还提醒,如果出现抽筋情况,不要慌张。他详细介绍了应对脚趾、小腿和手指抽筋的方法。他也强调了游泳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如适应水温、避免疲劳等。
秋后游泳需要注意室内进行、控制时间、防抽筋和眼睛感染等问题。虽然游泳是一个很好的消暑运动,但健康需谨慎。更多健康养生知识,可以关注飞华健康网中医频道。也提醒广大游泳爱好者,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选择运动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