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核心属性
下的个体遭遇
外交部多次强调,孟晚舟事件并非单纯的司法案件,而是美加两国对中国公民的“政治迫害”。这一事件明显透露出对华为——中国科技巨头之一的打压意图。美方所谓的“欺诈”指控,在深入后却发现缺乏实质证据。就连与案件有关的汇丰银行也公开发文,证明孟晚舟并无欺诈行为。
法律程序中的波折
加拿大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并未立即宣布判决结果,将最终决定推迟至2021年10月。值得注意的是,外交部指出,加方在对伊朗制裁问题上并未采取实际行动,因此美方的指控并不符合所谓的“双重犯罪”标准。这一事件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该案背后政治动机的怀疑。
二、中方立场与坚决要求
维护公民权益的坚定立场
外交部对于孟晚舟的遭遇表现出强烈的关切和坚定的立场。中方明确要求加方“纠正错误,立即释放孟晚舟”,并多次重申中国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华春莹在近期也再次强调,孟晚舟未违反任何加拿大法律,加方的拘押行为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敦促美方撤销不当指控
中方一直敦促美方撤销对孟晚舟的逮捕令和引渡请求,坚决反对将司法工具政治化。这一立场表明了中方对孟晚舟事件的关切和对公正的强烈追求。
三、事件的影响与进展
截止到2021年8月26日,孟晚舟被加方非法拘押已近1000天。这一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联署要求释放的签名数量超过千万。华为公司作为孟晚舟的个人所属公司,持续支持其维权,并对案件的本质——政治操弄表示强烈质疑。尽管面临压力,华为始终坚定地站在孟晚舟一边,相信加拿大司法体系的公正性。
中方始终将孟晚舟案视为美加两国对中国公民的“政治构陷”,并通过外交渠道持续施压,坚决要求公正解决这一事件,维护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声援也表明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强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