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腿痛怕冷小心下肢动脉硬化 日常如何预防

  • 生活知识
  • 2025-04-19 16:25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近年来,张先生遇到了些许困扰。这位年已五十四岁的男士,频繁感受到双腿的疼痛,左腿更是伴有阵阵发凉的感觉,以至于他在走路时都不敢用力。在最近的日子里,这些症状逐渐加重,让他无法忽视。他决定前往医院寻求医疗帮助,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与建议,他接受了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揭示了他的左腿动脉出现了狭窄,这意味着他患上了左腿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尤其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于50岁以上人群的病症,其发病率约为0.74%,男女比例更是高达61至91倍。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这一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早期可能包括脚部发冷、畏寒、麻木等,患者的脚趾甲可能变厚,皮肤和肌肉变得干燥并变薄。同时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等症状。间歇性跛行是动脉缺血的早期表现,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会感到腰部、臀部、大腿、小腿甚至脚底出现疲劳、疼痛和麻木。这种症状可能从行走一千米后开始显现,逐渐发展到走五百米、三百米甚至一百米就感到疼痛。这与常被误诊为老寒腿或脉管炎的症状有所不同。老年人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警惕可能是下肢肌肉缺血的信号,并及时就医检查。

对于此类疾病的高危人群,包括吸烟者、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患者、高血压病患者以及高龄老人等,他们需要特别提高警惕。其中,吸烟和糖尿病患者的周围动脉疾病发生率会增高3至4倍。那些活动较少的人也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他们的血液流动缓慢,代谢速度慢,血液中的杂质较多,也更容易形成血栓。

那么,如何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呢?关键在于严格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例如,因为人体在35岁后动脉开始有脂质沉积。人们应关注自己的动脉血管健康状况,每年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对于早期和中期患者,药物治疗是一种选择,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血管扩张药以及促进侧支循环形成的药物。如果出现重度间歇性跛行或者静息疼痛甚至坏疽,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通过了解这些症状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关注和保护自己的血管健康。张先生的经历也提醒我们,面对身体的任何不适,都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对抗疾病的关键。

下一篇:没有了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