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我科学家找到营养不良人群患脂肪肝“祸首”

  • 生活知识
  • 2025-04-20 11:58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近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及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朱健研究员课题组在权威学术期刊《分子细胞》在线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膳食中的必需氨基酸在改善脂肪肝病中的关键作用。该研究以果蝇幼虫绛色细胞为研究系统,深入了营养不良与脂肪肝病之间的关联。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脂肪肝病常常与营养过剩联系在一起,被视为一种“富贵病”。朱健课题组的研究发现,事实上存在着大量消瘦的脂肪肝病患者,他们占到了患者总数的20%。这一发现挑战了人们的常识,并引发了对脂肪肝病成因的重新审视。

为了揭示营养不良导致脂肪肝病的分子机制,朱健课题组选择了果蝇幼虫绛色细胞作为研究系统。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黑腹果蝇的基因与人类高度相似,其幼虫绛色细胞与人类的肝细胞在响应饥饿刺激时的反应也极为类似。这一特性使得果蝇成为研究脂肪肝病的理想模型。

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发现,当必需氨基酸匮乏时,肝细胞中的E3泛素连接酶Ubr1会失活,导致脂滴保护蛋白Plin2的泛素化降解受阻。Plin2蛋白水平的升高会抑制肝脏脂肪的分解,从而造成脂肪肝病。这一发现揭示了必需氨基酸在维持肝脏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更值得一提的是,朱健课题组还了通过激活Ubr1来治疗脂肪肝病的可能性。他们通过解除Ubr1的自抑制作用,构建了持续激活形式的Ubr1突变体。在小鼠肝脏中实现了这一突变体的重组表达,并发现其能够显著改善肥胖或高脂饮食导致的脂肪肝病,促使肝脏脂肪含量减少40%以上。

这一研究成果为理解营养不良造成的脂肪肝病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脂肪肝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特异性结合并激活Ubr1的脂溶性小分子有望成为一种治疗脂肪肝病的特效药。

该研究的发现也提醒我们,对于营养不良的人群而言,适量补充必需氨基酸,尤其是支链氨基酸,对预防脂肪肝病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已经患有脂肪肝病的患者来说,调节氨基酸的摄入和代谢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脂肪肝病的新认识,也为未来的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我们期待这一领域能够取得更多的突破,为脂肪肝病患者带来福音。

下一篇:没有了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