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定于2011年12月6日(周二)上午十时在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中国将在两个五年计划内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一重要议题,聚焦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届时,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以及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将出席,并接受记者提问。
在新闻发布会上,来自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的记者提问:尽管新的文件指出中国农村地区能够确保60%的人口饮用到洁净的水,但在21世纪的中国,为何仍有40%的人口无法享受到这一基本需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无具体的规划?为何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百万公里的道路,而仍有部分农民无法饮用洁净的水?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他表示,发改委负责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农村饮水不安全的问题,中国一直在努力解决。据水利部的初步统计,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的人口将近3亿。为此,国家制定了规划,决定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全面解决这一问题。
为了加快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国务院决定将解决时间表提前至2013年。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有超过2亿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随着扶贫标准的提高,农村安全饮水标准也在相应提升,仍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杜鹰还提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由中央安排补助资金,地方和用水农户共同出资建设新的饮水设施。这些设施的产权归村里所有,由他们自己管理。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对接,使农村人口也能方便地饮用安全的水。为此,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
这次新闻发布会的召开,展现了中国对于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决心和行动。我们坚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中国一定能够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的目标,让每一个农民都能享受到洁净的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