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第二医院经历了一系列令人紧张的事件。医学检查结果揭示了一些患者存在严重的疾病隐患,然而这些患者却在检查完成后不告而别。通过微博发布和报警等努力,医院成功联系到了这些病人,为他们及时提供了救治。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各大医院都时有发生。
本月某深夜,市第二医院总值班接到了一通紧急电话,请求寻找一位疑似颅内出血的患者。这位患者在完成磁共振检查后自行离开了医院,留下的手机号码也无法联系到。医院医生和放射科医生焦急万分,立即与警方合作寻找患者家属。在警方的协助下,医院仅在15分钟内就联系到了患者家人,及时告知了颅内出血的风险。
从市一院、市李惠利医院、鄞州人民医院等大型医疗机构获悉,完成检查后不辞而别的患者屡见不鲜。这些患者的诊断结果因无法及时沟通而被搁置,从而可能导致病情的延误。
在市李惠利医院神经外科采访时,遇到了一位40多岁的脑癌患者。她的癌症是转移灶非原位癌。尽管医生多次询问她在过去几年身体其他部位是否有不适,这位女士始终否认。在不经意间,她提到两年前在另一家医院进行的去痣手术。经过医生的坚持要求,她请家人从原医院取回了病理切片报告,结果显示为“黑色素瘤”,这才发现她的脑癌是由黑色素瘤转移而来的。面对这一消息,这位女士后悔不已。
一家大医院的影像科主任表示,遇到那些“地址不详、联系方式不详、身份证明不详”的病人是最令人担忧的。一旦这些患者情况有变,医院很难与他们取得联系。医学专家们呼吁,为了个人的生命安全,患者在完成特殊检查如CT、磁共振后,应当询问检查结果后再离开。若等待时间较长,务必留下联系方式。对于手术后的病理切片等重要信息,患者应及时到医院领取读片单,以免遗漏重要病情。每一次的不慎可能带来无法预知的后果,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为自己的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