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季节,人们习惯于进补以保暖养生。大林慈济医院营养师蔡睿安的最近观察却发现,因为炖补的高热量与喝酒的习惯,不少人在享受温暖的却遭遇了痛风的困扰。痛风的发作,源于饮食中的高蛋白与高热量,让尿酸水平不断攀升。
一位年过六旬的阿伯,就是其中的一员。清晨被关节疼痛唤醒的他,来到医院营养咨询门诊寻求帮助。询问之下,他坦言最近天气寒冷,他常饮热汤并搭配啤酒。医师检查发现他尿酸过高,问题的根源在于他的饮食。阿伯也提出了他的疑惑,一直听说痛风患者不宜食用豆制品,这是否正确?
蔡睿安解释了痛风的成因。食物中的白质经过消化会产生普林,普林在肝脏代谢后变成尿酸,并由肾脏排出体外。如果尿酸在体内积累,就会引发痛风。关于豆制品的问题,她指出,除了黄豆及其豆芽外,豆腐在制造过程中已经加水稀释,普林含量大大降低,且不含胆固醇及饱和性脂肪酸,是痛风患者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那么,如何预防痛风呢?蔡睿安建议大家要调整饮食习惯。她提醒,蛋白质摄取要适量,选择食物时,蛋及低脂奶类、豆制品的普林含量较低,可多选择。而普林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类、胚芽、芽菜类、芦笋、香菇、肉汤、鸡精、酵母粉等,则需要谨慎食用。特别是熬煮的汤头,普林含量特别高,痛风患者应少喝补汤及火锅汤底。
高量油脂会抑制尿酸排泄,因此痛风病人应该避免吃油炸、油煎食物。酒精代谢产物乳酸会影响尿酸排泄,所以在痛风急性期时,应避免饮酒。每日至少饮用2000毫升的水,有助于尿酸的排泄。
除了饮食调整,维持理想体重也是关键。蔡睿安提醒,虽然现在流行减重,但快速减重可能会导致身体组织分解产生大量的普林,引发痛风急性发作。健康的减重速度应每月减轻一公斤。
遵循以上的饮食原则,可以帮助病友避免痛风发作,提高生活质量。天冷进补时,我们需更加留意自己的饮食习惯,科学进补,远离痛风的困扰。这篇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向我们介绍了痛风的成因及预防措施,希望读者能够从中受益。如果您觉得此文对您有帮助,不妨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让更多人了解并远离痛风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