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二人是军长和副军长,21年后军长成省委书记副军长成正国级
从昔年间红25军74师一部到如今的第12集团军,12军沿着历史一路走来不断建立卓越战功的,亦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将领,其间便包括 李德生将军与曾绍山将军。
李德生将军与曾绍山将军虽然有着不尽相同的革命经历,却曾在 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并肩作战,率领志愿军12军建立卓著功勋。
当年的二人分别是12军军长和副军长,而在21年后军长曾绍山成省委书记、副军长李德生成正国级,他们各自的一生虽截然不同,但殊途同归乃是为国奉献的一生,正因如此回望来路峥嵘处处可见。
李德生
一、抗美援朝战场上——并肩作战
1950年12月1日,12军奉命改编为志愿军准备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而11月刚刚抵达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曾绍山将军亦临危受命出任12军军长。
与此,作为12军下辖35师师长的李德生将军同样接到了作战命令。
彼时的35师已经基本完成了在四川璧山地区肃清土匪的作战任务,因而接到命令之后李德生将军当即命令所部抵达江津地区集结,并火速率部奔赴河北深县进行战前动员训练工作。
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之后, 12军在曾绍山军长的统筹安排之下,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赴朝鲜战场,展开了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
展开全文
曾绍山军长
第五次战役,曾绍山将军率领十二军随兵团担任中央突击任务并先后歼敌3660人、击毁坦克26辆、击落击伤敌机26架……
而在 金城防御战之中,曾绍山将军复又指挥部队充分运用坑道防御战术,以及小部队敌后纵深、阵地狙击运动等种手段,皆取得了圆满的成绩。
如曾绍山将军于1952年1月开始组织全军上下开展的“冷枪冷炮狙击敌人”,据统计7月下旬至10月底,十二军的战士们以5843发子弹狙击歼敌2506人。
任何一颗子弹皆是正处于困难时期的国家与人民紧咬牙关一点一滴节省出来的,因而这一数据的难能可贵可想而知。
,仅就5843发子弹狙击歼敌2506人这一战绩,在历史上任何规模化战争当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透过其中,足以见得曾绍山将军领军治军的卓越能力,正因如此时至1953年4月18日曾绍山将军被调任为志愿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
二、上甘岭战役中的李德生将军
与此着眼于12军下辖35师的李德生将军,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升任12军副军长之后的他又打下了怎样一番卓越战绩?
一如曾绍山将军一般,李德生将军的战绩在史册之中历历在目,其间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那场震撼人心的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爆发之前,李德生将军受命出任第12军副军长,不过仍在35师前线指挥所继续指挥战斗。
10月14日随着敌人调集美7师、南朝鲜军2师等共计7个营的兵力,在飞机大炮的协助之下向五圣山前沿志愿军阵地发起攻击,上甘岭战役由此打响。
战役打响之后,12军正驻防于五圣山以东金城地区承担防御作战任务,其部与正在上甘岭一带苦战的十五军将士们相距较近。
3兵团首长曾先后下达命令,陆续调集12军31师91团、92团、93团、34师106团等共计4个团的兵力奔赴上甘岭地区执行作战任务。
而在12军所部即将投入上甘岭战役之初,曾绍山军长便接到了3兵团代司令员 王近山的电话,要求李德生将军立即赶往兵团接受任务。
抵达兵团之后,寥寥几句寒暄王近山司令员便直奔主题,他向李德生将军充分说明了上甘岭的严峻状况、战役规模等基本情况,而后下达了坚决的作战命令。
“12军现已调为兵团的战役预备队,全军即刻准备随时投入战斗。这场战斗空前激烈,要做好像苏联卫国战争时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一个战士,从开始打到结束时指挥一个连队作战!”
“我们正在上报准备成立五圣山战斗指挥所,由你来负责统一指挥上甘岭前线作战的15军、12军所属部队……”
接受命令离开3兵团司令部之后,李德生将军当即要求作战参谋张军,快马加鞭拦截正要转移的12军31师(金城换防后原命令向谷山地区转移休整)。
而在当晚李德生将军便抵达31师召集各师团领导展开了作战会议,而这场会议针对上甘岭战役主要商议了五个问题弹药运输、吃饭、野战工事、通信、如何用兵,其间参与者便包括91团团长 李长生。
由此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之后,李德生将军按照命令接管上甘岭战役指挥工作,并于10月30日将战役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反击作战。
10月30日中午12时整,15军调集133门大炮、30门重迫击炮向597.9高地发起长达四个小时的炮击,而后稍作停歇待敌人露头修筑工事之际再度开火,如此反复将高地守军歼灭过半。
22时,火箭炮团共计24门火箭炮对敌后方炮兵阵地、后续梯队集结区域进行大面积覆盖,几乎完全压制敌人炮火。
如此一番炮火洗地之后,15军于当夜组织10个连队向敌人发起反击,战至31日夜夺回11号阵地以外所有阵地。
11月1日12军31师91团在李德生将军的严密部署下接替阵地防御工作,上阵之前李德生将军更是对他们千叮咛万嘱咐做出严格要求
“要下最大的决心,千方百计地打击敌人,守住阵地!”
按照此前与李德生将军等人共同商议的作战计划,李长生团长率部来到上甘岭战场之后,令91团下辖9个连逐一上场进行车轮战,以此避免多建制引起混乱,也极大程度保持了各连的作战能力。
11月2日7点钟前后敌人便向597.9高地发起攻击,届时进行防御作战的乃是8连。
面对敌人高达40余次多方向、多梯次的进攻,8连的战士们在炮火支援下与敌激战长达7个多小时,且仅以牺牲36人、负伤59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敌人高达上千人!
之所以有此战果,一方面是因李德生将军通过卓越的指挥能力打出了出色的步炮协同,另一方面也在于我军战士们善于依托有利地形以抵御敌人进攻。
其间9号阵地上的8连4班战士们,便是对弹坑、岩缝、残余工事加以改造,如此以轻伤3人的代价歼敌高达400多名。
这一结果更离不开那些舍身成仁的战士们,8连1班战士王万成、朱有光在支援1号阵地的过程中,面对成群上涌的敌人以冲锋枪开路强行冲上阵地。
冲上阵地之后敌人亦蜂拥而至,值此阵地艰险之际两人竟是各自拉响两根捆在一起的爆破筒,冲向了敌群……
在李德生将军的指挥下,上甘岭战役最终取得了胜利,其间我志愿军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敌人所付出的代价更在我军之上。
与此最为意义深远的则是,这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直接在全世界范围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志愿军的实力以铁与血得到世界的认同与惊惧。
三、皆为国家之中流砥柱
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告一段落,曾绍山将军、李德生将军陆续返回国内,而回国之后的曾绍山将军担任起了旅大警备区司令员,而李德生将军则在1954年4月成为了12军的军长。
1955年授衔之际曾绍山将军被授予中将军衔,而李德生将军则被授予少将军衔。
回顾朝鲜战场上的那段岁月,在曾绍山将军、李德生将军的共同努力之下,铸就了朝鲜战场上12军的战功卓著。
其间如两人共同研究后针对35军原有 “三角部署”(两个团在前、一个团在后)做出调整,令三个团形成直线处于前沿,此乃根据实际战场情况作出的客观调整,直接结果便是基本杜绝了前沿阵地的丢失。
总而言之,在朝鲜战场上曾绍山将军与李德生将军之间有着一份效果显著的配合。
实质上,朝鲜战场并非两人的第一次交集,纵观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两人皆有同属一部的经历,其间曾绍山将军担任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之际,李德生将军便是其下辖第30团团长。
与此,两人亦曾有过数度并肩作战的战斗经历,其间便包括那场著名的 “夜袭阳明堡”。
1937年10月18日黄昏,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在团长陈锡联的带领之下,展开了一场突袭日军阳明堡机场的作战。
届时在当地老乡的引路下,769团向阳明堡机场发动突然袭击,在陆续炸毁敌机24架的,更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击毙日军100余人,创造了“步兵打飞机”的神奇战例。
关于“夜袭阳明堡”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八路军总司令朱老总在接到捷报之后的反应便可窥见。
届时他面向群众宣布了这个好消息,更是邀请群众和他一起算账,一架飞机值多少钱?这些钱可以买多少小米?这些小米够多少人吃一年?由此与群众们共庆这一胜利。
而 刘伯承元帅更是对此称赞不已,他不吝其词的夸赞本次胜利“侦察清楚、部署周密、动作突然干脆”。
“夜袭阳明堡”发生之时,曾绍山将军时任769团参谋,而李德生将军则作为通讯排战士在 陈锡联团长身边负责通信联络。
这次战斗胜利两人不仅是其中的亲历者、创造者,更是最为直接的受益者,彼时的他们在陈锡联团长身边亲眼目睹了这次战斗的一应指挥工作,不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极大程度提高了他们的军事指挥能力。
毋庸置疑“突袭阳明堡”对于两位将军而言皆是一场不可多得的成长经历,而正是因为如这般一段段经历的积累,方才铸就了上述朝鲜战场上两位将军的卓越战绩。
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这是一道时间线,亦是两个共同的成长线,贯穿这条线的核心乃是两人相同的爱国主义精神。
正因如此两位将军的一生乃是为国家鞠躬尽瘁的一生,不仅仅上述战场上的为国而战,在离开战场之后他们依旧作为国家之中流砥柱,为中国之发展而奉献着。
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曾绍山将军、李德生将军分别为12军的正副军长, 而在21年后的1973年两人依旧活跃在政治舞台当中为国家建设致力,其间作为军长的曾绍山将军已然是省委书记,而李德生将军则达到了正国级。
曾绍山将军自1959年出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之后,长期在沈阳军区承担领导工作,而在1971年更出任辽宁省委第二书记,此后于1975年成为辽宁省委第一书记,其间为了辽宁地区的发展鞠躬尽瘁。
李德生将军于1968年4月至1973年历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安徽省委第一书记、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等重要职务。
而在1973年8月党的十届一中全会上,李德生将军更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论级别已是正国级。
无论是战场上又或是国家建设与发展这座看不到硝烟的战场,曾绍山将军、李德生将军皆是其间为国而战的忠诚战士,他们那一代人用自己的一生扛起了一个国家的人流网希望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