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老年帕金森患者的数量不断攀升,全球范围内约有400万帕金森病患者,其中中国患者数量高达170万,已然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性痴呆之后,威胁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又一大“杀手”。帕金森病的症状可能早在非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就已显现,包括感觉障碍和睡眠障碍等,但由于其缺乏特异性,常常容易被人们忽视。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帕金森病,并探讨如何治疗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如何治疗帕金森病?
1. 定位病灶:首要任务是确定帕金森病的病灶位置,这可以通过“神经影像定位仪”实现。
2. 个性化治疗方案:由于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治疗方案也会因人而异。我们的帕金森治疗专家会为每位患者制定“一对一”的精准治疗方案。
3. 接受治疗:根据制定的方案,患者将接受“全电脑数字化高新短波冲击技术”的治疗。这种技术通过释放的“短波磁”作用于病灶点,达到清除病灶的目的。
4. 康复护理:治疗后的康复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病情的不同,大约需要3—6个月的康复护理过程。
二、帕金森病患者的饮食禁忌
对于帕金森患者来说,除了接受治疗外,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食物可能会降低药效,甚至加重病情。
1. 高蛋白食物:一些高蛋白食物可能影响某些西医化学物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患者应合理安排蛋白质的摄入量。
2. 拟胆碱食物:某些帕金森治疗药物可能与拟胆碱素发生反应,降低疗效。患者应避免同时进食富含拟胆碱的食物。
3. 辛辣食物:多数帕金森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出现大便秘结的症状,辛辣食物可能会加重这一症状,因此患者需要严格忌口辛辣食物。
三、导致帕金森病的原因
帕金森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了解并针对性地治疗病因,可以使得疾病的治疗取得最佳效果。常见的病因包括:
1. 中毒:如煤气中毒等,可能导致弥漫性脑损害,引发帕金森病。
2. 感染:如脑炎后可能出现的帕金森病综合症。
3. 药物:某些抗精神病的药物可能会产生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
4. 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可能导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影响黑质多巴胺纹状体通路,引发帕金森病。
四、帕金森病的症状
帕金森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其中静止性震颤是最早出现的表现之一。震颤通常从某一侧上肢远端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肢体。在发病早期,震颤可能在特定体位时出现,变换姿势后消失。除了震颤,帕金森病还可能包括感觉障碍、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帕金森病及其治疗、饮食、病因和症状。帕金森病的显著特征:静止性震颤与节律性
帕金森病患者的身体展现出一种特殊的静止性震颤,这种震颤在患者情绪高涨或精神紧张时更为明显,甚至在观看电视、与他人交谈时,肢体可能出现无法控制的颤抖。当身体移动或变换位置时,这种震颤可能会减轻或完全消失。这种震颤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节律性,震动的频率固定在每秒钟4至7次,与其他疾病如舞蹈病、小脑疾患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引发的症状形成鲜明对比。
肌肉僵直与运动迟缓的挑战
患者的肢体和躯体通常失去柔软性,变得僵硬,这种状况往往从一侧肢体开始,逐渐影响到全身。初期可能只是感觉到某一肢体运动不灵活,有一种僵硬感。随着病情的加重,运动变得迟缓,甚至完成一些日常动作都变得困难。关节活动也会受到明显的阻碍,如拿起患者的胳膊或腿,帮助他们活动关节时,会感受到肢体的僵硬。
面部肌肉的运动减少,导致表情呆板,仿佛戴着面具。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开始行走,身体重心前移,步伐小而快。还有语言障碍、流口水、进食和饮水困难等症状。到了晚期,患者甚至无法自行站立或翻身,日常生活无法自理。
特殊的姿势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尽管患者的全身肌肉都可能受到影响,但静止时屈肌张力较高,导致出现特殊姿势。还可能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如唾液和皮脂腺分泌增多、汗分泌异常、大小便排泄困难以及直立性低血压等。少数患者还可能合并痴呆或抑郁等精神症状。
脑深部电刺激:一种创新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帕金森病治疗中最大的突破是脑深部刺激疗法(DBS疗法)。通过植入体内的脑起搏器发放弱电脉冲,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从而消除帕金森病的症状。最新的国际研究资料表明,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控制帕金森病患者的各种症状,还能减少药物剂量及其副作用。与其他外科手术方法相比,脑深部电刺激的最大特点是对神经核团进行调节而非破坏,从而在根本上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越来越多的患者已经接受这种疗法。
帕金森病用药禁忌需注意
帕金森病患者需特别注意用药禁忌:三餐应减少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如肉类和奶制品;药物最好在饭前30分钟服用,避免与食物同服;禁用钙拮抗剂、乙酰胆碱、维生素B6等;胃肠动力药也有阻断多巴胺的作用,需避免使用;青光眼患者需慎用多巴胺类药物,因其可能升高血压,影响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