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市墨路批发市场,记者对棉被的市场价格进行了深入调查。这个市场里的棉被价格异常低廉,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店主们透露,这些棉被的原料并非新鲜棉花,而是来自衣物废弃的下脚料。
在记者的探访下,一家位于胶州市红卫村的梳棉厂被揭开面纱。虽然门口明令禁止生产生活用品,但老板却私下透露他们可以制作给人使用的被子,只需提前预定即可。
老板向记者详细解释了制作流程与成本:以每吨6000元的棉花计算,每斤棉花仅需3元。一床4.5斤的单人被,成本仅需13.5元。虽然价格低廉,但这些棉被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它们含有大量的细菌,短棉絮被人体吸入后,还可能诱发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记者随即向有关部门进行了举报。青岛市质监稽查局、青岛市纺织纤维检验所执法人员和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迅速行动,对那家梳棉厂进行了检查。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300条用“黑心棉”制作的棉被,并对原材料和加工设备进行了封存。
虽然老板坚称其生产的棉被仅作为保温材料使用,但执法人员表示,从规格尺度上看,这些被子显然是为人类日常生活所用。由于这些产品未贴有任何禁用标志,且规格尺度符合日常生活用品标准,因此确定该厂使用了“黑心棉”生产生活用品,依法对厂内的机器和原料进行了查封。
在此,记者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生活用品时,不要贪图便宜。目前市场上有些“黑心棉”打着建筑用防寒被的名义流入市场,实际上却是用于生活用品。由旧衣服、用过的棉胎等生活垃圾加工出来的“再生棉絮”,未经严格消毒很可能成为细菌的“温床”。人的皮肤接触后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甚至引发各种皮肤疾病和中毒反应。
在此,我们呼吁消费者要增强安全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生活用品,保障自身健康。也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黑心棉”等劣质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