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适儿化改造让城市更友好(多棱镜)

  • 生活知识
  • 2025-04-18 18:44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儿童成长环境的优化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以指导城市儿童友好空间的建设,这一行动彰显了我国对于儿童发展的高度重视。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儿童人口众多,对于儿童成长环境的改善有着迫切的需求。人民群众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弱有所扶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亿万家庭期盼孩子们能在更好的环境中成长,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托育、卫生健康等公共服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推进适儿化改造,提供更适应儿童成长的社区环境、教育配套、活动场所等,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广大家庭的切身利益,更是补齐婴幼儿公共服务短板、助力实施“三孩”政策、促进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高度重视儿童发展,积极构建儿童友好环境,为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专门部署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并明确提出要加强校外活动场所、社区儿童之家建设和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完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

深圳、长沙、上海等城市已经率先提出了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目标,并付诸实践。这些城市在空间规划制定修订中引入“1米高度看城市”的儿童视角,有的在编制儿童友好社区、学校、医院等建设指引并推动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快推进适儿化改造,要将儿童友好理念贯穿始终。在社区、公共场所、图书馆等细节上,我们要设身处地、真心实意为儿童考虑,明确儿童空间、设施等“硬标准”,提升服务质量“软标准”。我们还需要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为儿童及家庭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项目。

关爱儿童,就是守护民族的未来。一个对儿童友好的社会,不仅能让孩子们在安全、友好的环境中成长成才,也彰显着城市的温度和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让我们共同关心关爱儿童成长和发展,构建适宜儿童成长的友好社会环境。这不仅是对儿童的关爱,更是对民族未来的投资,让我们携手共创儿童的美好明天。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