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五年投入四万亿,成效与预期存在差距
从2009年开始,中国已经实施了五年的医改计划,累计投入资金超过四万亿。钟南山院士指出的衡量医改效果的三个标准——解决看病贵、改善医患关系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在当前并未得到明显的实现。
虽然国家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进展始终不大。中国网微博推出的政策评选结果显示,百姓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高度关注。这也反映出民众对于医改效果的期待与实际感受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广东现代社评院等机构的专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就医满意率仅为28.1%。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医生开不必要的检查单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对此,一位广州的受访者表示,医疗行业不能仅追求利益最大化,应考虑其公益性。
就医满意率的调查也揭示了一些城市的差异。广州和天津的受访者就医满意率相对较高,而深圳的满意率不仅低于广州、天津等城市,还低于其不满意率。
尽管医改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但药价高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以药养医”仍是医改面临的最大挑战。调查发现,药价、服务态度、诊疗费用等方面是公众最不满意的部分。其中,普通公众对药价的不满意率最高,达到60.8%。广州的受访者在这方面的满意度尤其低,不满意率高达64.8%。
一位成都的年轻受访者表示,个人的看病经历中,医生经常开一些无谓的检查单,甚至看个感冒都要拍X光,大型医院更是如此。这也反映出在医疗服务中,存在一些过度医疗、过度检查的现象,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也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虽然新医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解决公众最关心的医疗问题方面,仍需进一步努力。不仅需要加强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还需要深入推动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特别是解决药价高、过度医疗等问题,以真正提高公众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