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接待了一位因长期下肢乏力、间歇性跛行困扰的中年男士。经过详尽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我初步怀疑他可能患上了外周动脉硬化。随后的血管超声检查如同我所料,他的下肢动脉僵硬度明显增高。针对他的特殊情况,我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治疗方案,并开具了相应的药物以缓解他的症状,改善血管功能。
那么,什么是外周动脉僵硬度增高呢?
简单来说,外周动脉僵硬度增高在医学上主要指动脉硬化的表现,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这种情况在血管中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当动脉硬化发生时,一系列病理改变如脂质沉积、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和血管内膜损伤等会导致血管弹性减弱,逐渐变得僵硬。这不仅增加了管腔狭窄的风险,而且严重影响外周供血。
导致动脉硬化的背后“黑手”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常见疾病。为了预防外周动脉僵硬度增高,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定期进行血脂检查至关重要,这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调整饮食或接受药物治疗。
运动是维护血管健康的良方。建议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重点锻炼大腿、背部和胸部等大肌群。每次训练应包括8-12个动作,每个动作重复2-3组,这样可以帮助改善血管功能,降低动脉硬化风险。
外周动脉僵硬度增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努力改善生活方式,以维护血管健康。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治疗态度,我们才能真正守护我们的血管健康。